查看原文
其他

减负这件事,教育部长说了管用吗?

张祖庆 祖庆说 2021-10-10



前不久,教育部、公安部等多个部委联合发了第N号减负令。


刚刚,教育部长陈宝生在两会期间,就减负这个话题,说了一番掷地有声的话——


减负难减负难,减负再难也要减。如果今天不减负,明日负担重如山。负担重如山,孩子不能健康成长,我们的学生会不高兴的。学生不高兴就是宝宝不高兴,宝宝不高兴,问题很严重。所以我们要持之以恒地治理下去,不获全胜,决不收手!


确实令人鼓舞。我们需要深入追问的是:减负这件事,部长说了,基层怎么跟进


其实,减负,不是教育问题,而是社会综合问题。


有中高、高考在,激烈的竞争就会在;激烈竞争在,沉重负担便会在。


即便学校和教师给学生减负了,家长依然会给孩子增负。


因此,减负问题,不是部长说减,就能减的。减负,必将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工程。


我们要深入分析,学生过重负担的源头究竟在哪里?



我以为,追根溯源,过重负担的源头,在于当下中国优质就业岗位远远少于就业人口。于是,让孩子挤进名校,成为了大多数家长的不二选择。挤进名校,意味着站在择业制高点,可以找到相对好的职业——地位高、收入高;反之,走进一般的学校,找到好职业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(特别需要说明的是,本人没有歧视任何职业的意思,但事实上,职业存在客观的待遇与地位的巨大差异)。


有钱人,且不愿意让孩子吃苦,早早地让孩子进入国际学校,直通外国,免除中考、高考之苦。


因此,所谓负担重的,绝大部分是中产阶级和底层劳动者的孩子。这部分家长,最为焦虑,和广大教师一起,拼起跑线,拼中考、拼高考——不拼不行啊。大家都拼,于是导致中考、高考竞争惨烈。应试的重心,也逐渐下移到了小学、幼儿园。


所以说,负担的源头,不在教育本身,而在于需要继续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继续改善的就业环境。


什么时候负担会真正减下来?当金领、白领、蓝领之间的社会层级和工资收入、福利待遇、医疗保障等,不再差异巨大,家长就不会再让孩子拼命往名校挤。像芬兰、新加坡等国家,高中就进行分流。学习有潜力的,继续深造;学习潜力不大的,尽早进入职业院校,毕业后,直接工作。且,这些国家,蓝领的工资,可能比金领、白领高。无论什么领,公积金、医疗报销制度等,基本一视同仁。这样,考试压力和学习负担,自然就相对降低了。


一句话,民众没有太大的生存焦虑,无论读什么学校,都有比较好的出路时,中考、高考压力就会自然减轻,沉重负担也自然减下来了。


这,大概是为什么减了这么多年的负担,不减反增的最根本的原因。其实,哪一次上级相关部门,不是决心最大、力度最大的?


结果呢?呵呵。



因此,我们可以预测,减负这事,哪怕部长说得如此铿锵有力,近阶段,基本上不会起什么太大作用——当然不会一点作用都没有,就像一颗巨石丢入大海,波澜肯定是有的。


那么,是否意味着ZF、教育职能部门、学校、教师就无所作为呢?


也不尽然。我们无法改变大环境,但大家一起在可以用力的地方用力,总会见到一定的效果。


减负,需要各方一起咬牙努力。


1

ZF部门


我认为,减负最关键的一环,不在教育部门而在ZF部门。在大环境以及高考制度无法根本改变的前提下,ZF部门的教育政绩观直接决定减负能否执行得下去。


01

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


地方ZF主要领导人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,杜绝给教育主管部门下达升学指标。很多时候,地方ZF部门,直接给区、市教育局下达指标中考、高考成绩指标,于是,教育局领导,不得不把指标压倒学校校长身上,校长,自然把压力转到教师身上,教师呢?把压力转给学生。负担,就是这样层层压下来的。如果,地方行政长官有正确的政绩观,把老百姓对教育的满意度当做“政绩”,而不是唯升学率当政绩,那么,过重的负担,也许有所缓解。



02

制定科学合理的招生政策


很多时候,ZF为了扶持民办中学,给民办中学以很大的招生自主权——少量招收本地学校(一般摇号进入),大量跨区域招生,导致僧多粥少,人心惶惶。优质中学,永远无法满足读书人口的需求。不少人为了进入优质民办学校,挤破脑袋,学习负担自然加重了。如果,ZF对民办初中、高中招生权进行控制——比如,80%学生必须招本学区的,20%,面向本县、区其他学区,但不得跨县、(区)招生。这样一来,激烈的竞争,自然会降下来。ZF,要扶持和鼓励企业家公益办学,而不是把办学当做企业来做。


话说回来,民办初中、高中,是我国现阶段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,以自筹资金的方法,缓解教育压力,有力促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发展。这些功劳,我们不能抹杀。我们寄希望于民办中学,在获得回报的同时,要为教育公平和减负,更为民族未来,担当起更多责任。


03

严格控制各种“进校园”乱现象


当前的负担,其实很多是非学业负担。太多相关部门,都认为该部门很重要,都得“从娃娃抓起”,这就导致“娃娃们”疲于应付。地方ZF部门,要设立统筹办公室,建立各类“进校园”以及“征文”“竞赛”等活动的审批制度,严把关口,要把安静的校园,还给师生。“宝宝”很疲倦,需要静一静。



那么,地方ZF部门,谁来监管?其实,教育部,是管不了的,得靠地方ZF部门的上级来监管。上级部门,要把减负政策落实与否,当做为官一任的重要政绩,而不是片面地只把高考、中考成绩当做政绩来考核。对减负措施不落实,或执行不到位的行政长官,降职或者调离处理。如此一来,谁敢顶风“增负”?!之所以文件发了一个又一个,学生的负担不但没减,反而越来越严重,跟长期以来,只有文件,没有配套的督评与监管体系,是有很大关系的。有红头文件,无跟进措施,于是,一次又一次的减负文件,只能成为“狼来了”的游戏。


2

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


01

要积极探索科学评价体系

对学校和校长的考核,注重综合考评,不要把考试成绩提到过于重要的位置,坚决杜绝光明正大或者变相给学校成绩排名次的做法,绝不能简单以成绩考量校长的工作能力。很多时候,学生来源差异巨大,排名,真的说明不了问题。


02

大幅度减少各类督查

尽量整合各类检查,减少对学校日常工作的干扰,减少不必要的“留痕”工程,让教师把时间真正花在专业上,而不是造假上。


03

确保让老师有静心教书的时间

在师缺口巨大的情况下,别让老师搁下学生,加入“下沉”“扶贫”“两创”“巡视鱼塘”等活动。老师把自己班级的孩子教好,就是对教育最大的负责,就是对人民、对国家、对民族的最大负责。


04

教研、监测部门要建立科学质量监测体系

不以一张试卷评判教师的教学能力。建立相对科学的学业考评标准,以及学业负担与学业成绩正相关评估系统,对长期只靠压榨学生时间来换取分数的教育行为,坚决说不。




3

学校


01

要建立绿色质量监管系统

加强对教师的业务过程性指导,而不是单纯以考促改。学校要把质量调研当做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手段,而不是为了甄别教师工作的优劣。教书这事儿,有比成绩更重要的东西。教出好成绩只是优秀教师的其中一条标准,但绝不是唯一的标准。


02

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检查

大幅度压缩开会时间,要尽量少开、长会短开;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体,智能化办公,提高办事效率,让老师有充分的时间研究教学,实现“减负提质”。另外,学校要最大限度减少可有可无的检查和各类繁多的表格,让教师不再疲于奔命(事实上,已经有不少校长在这方面有所行动)。


03

减少各种浮躁的应景式活动

校长要敢于有所为有所不为,敢于对各类评比和检查说不。学校,应该是静心育人的地方,而不是专门折腾人的地方。



正像杂文家吴非先生说的,只有学校真正静下来了,有价值的教育才会出现。否则,一切唯分数,一切唯荣誉,最终,损害的是一代又一代学生的成长;损害的,更是民族的前途!


当然,我深深地理解,很多时候,校长也是无奈的。有上级相关考核指标在,紧箍咒就在;很多时候,校长明知在折腾老师,但不得不违心地继续折腾。


因此,减负的关键,还是在于ZF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。


ZF、教育部门、学校的政策与措施到位了,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,也会紧跟而上。如此,即便大环境依然无法改观,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小环境的改造,让学生过重的负担,有所缓解。


如果能做到,减负也许真的有希望;否则,减负,永远是响彻云霄的口号。



 编辑:夏荷

           真话不全说,说的全真话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